5月11日,黄杨钿甜在18岁生日时佩戴了一对疑似价值 230 万的天价耳环,这一行为瞬间点燃舆论,引发众人激烈争议。
面对质疑,她一句“耳环是妈妈的”,不仅未能平息风波,反而让网友顺着线索深挖,发现黄杨妈妈的奢侈品数量众多,价格更是从几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紧接着,网友进一步扒出黄杨爸爸曾是雅安市公务员,在职期间曾负责灾后重建的招投标工作,这一发现让舆论迅速转向对其家庭财富来源合法性的怀疑。
随着众人对黄杨爸爸在职期间是否有违法收取钱财的质疑声越来越大,5 月 16 日下午 18:30 分,黄杨爸爸亲自出面发文澄清。
他声称黄杨钿甜佩戴的耳饰并非正品,并强调自己在职期间绝无贪污行为,甚至主动表态愿意接受调查。
但在职期间,他主要投身于招商引资、对接服务以及网络建设等工作,既未负责招标审核、资金收支等敏感工作,也未曾参与雅安市的灾区重建项目。
随后在5月17日,雅安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却表示:“他个人及家庭的收入情况确实和经合外事局无关,更多金年会官网的信息需要黄杨钿甜他们自己来回答。”
在舆论持续发酵之际,官媒北京青年报也发文质疑,直言相关部门的结论过于草率。
5 月 20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真要违了法,离职照样查》的文章。
文中虽未直接提及 “黄杨钿甜”,但“逃逸式辞职”“近期关心的话题”等表述,更是直指黄杨一家。
人民日报的文中也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已经离职或者死亡的公职人员在履职期间有违法行为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象新闻随后报道了黄爸的履历情况,发现在一个有关灾后重建景区的项目中,留下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与黄爸的信息完全一致。
最令人费解的是,在姓名和电话号码被曝光后,杨伟名下的公司连夜更换了公司法人,并且他本人也退出了该公司的股东行列。
面对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情况,东方卫视更是犀利地提出了3个直击要害的问题,使得黄杨一家至今都未作出回应。
要知道,根据黄杨爸爸自己所说,他在2015年放弃了公务员的身份,辞职经商。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发现黄杨妈妈在深圳开的移民公司也是在他任职公务员期间成立的。
成立之初是黄杨钿甜的舅舅担任公司法人,随后黄杨钿甜的舅舅可能因为非法帮助别人办理假证而去坐牢了,公司的法人也在2016年更换成了黄杨妈妈。
随后在2017年,黄杨爸爸从雅安市投资局离职后,公司法人却又换成了黄杨爸爸。
是否可以猜测就是黄杨爸爸的,只不过当初因为自己公职在身,不能开办企业,所以才放在了自己大舅子名下?
随后便有网友还从黄杨钿甜的其他照片中,发现了似乎和这副耳环配套的其他首饰。
正如东方卫视主持人所说,如果这副耳环是假的,那么黄杨一家能否拿出之前的购买凭证,让大众看看这副耳环买的时候究竟是多少钱?
为什么会在被网友扒出姓名和电话号码均与黄杨爸爸一致后,立马卸任了他名下的相关公司的法人代表?
在东方卫视亲自下场对黄扬一家提出三个问题后,迄今为止,他们一家并没有任何回复。
针对网上反映的天价耳环一事,雅安市的联合工作组已经对黄杨爸爸任职期间的相关事务进行了核查。
核查结果显示,黄杨爸爸杨伟在2011年通过公务员考试后,被录用为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
在2011年到2014年期间负责的主要是城市管理等工作,的确未曾参与任何灾后重建的相关工作。
随后在2014年9月被借调到了雅安市投资促进局后,也未曾涉及任何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等相关工作。
在雅安市招商引资项目中,杨伟作为主要负责人的项目也只有一个景区的开发招商项目,但该项目最终也并未招引到投资商。
也就是说,杨伟在公务员在职期间的确未曾涉及任何有关灾后重建项目,也未曾涉及任何灾后资金审批等管理工作。
但也并不是说黄杨爸爸没有任何问题。核实结果显示,黄杨爸爸在职期间存在违法经商办理企业,以及故意隐瞒生育二孩等问题。
如今,立案调查仅仅是揭开真相的第一步,这一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法治社会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针对黄扬一家的相关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职官员还是离职人员,只要触碰法律红线、违背职业操守,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