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一位99岁的老人在北京逝世,然而在他追悼会上却来了一位“神秘”老者,他就是80岁的前副市长张百发,而他当众下跪,也令万里的家属大吃一惊。
从一位普通工人到劳动模范,再到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的名字逐渐被人们知晓和铭记。
1959年,张百发作为参与人民大会堂建设的施工代表走上领奖台,为他的“青年突击队”领了一个国家级的“先进集体奖”。
16岁参加工作,张百发成为一名建筑工人,在工地当上了钢筋学徒。,或许是因为从小幻想自己能头戴安全帽的理想成真了,他在工作中特别卖力。
短短3年后,年仅19岁的张百发,就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北京第一支钢筋工青年突击队。
1954 年,张百发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此时,他带领着突击队马不停蹄地辗转于北京八大院校、工人体育场等 33 个工地,投身于多达 914 项工程建设之中。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进程里,张百发青年突击队大放异彩,仅耗时 9 天,便完成了 680 吨基础钢筋的绑扎工作,凭借这一壮举声名远扬。
1958 年,年仅 23 岁的张百发获得了邓小平的接见。当时,张百发向邓小平汇报:“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身为钢筋工,就要做到各行都精通,努力学成多面手,干活绝不能窝工。”
邓小平听闻,满脸欣慰,高兴地鼓励道:“好,这是 6 亿人民应有的方向。”
同年,北京市青年团发起了 “学习张百发,追赶张百发” 的活动,在广大青年群体中掀起了一股积极奋进、学习先进的热潮 。
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到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因其平易近人、亲民爱民、真抓实干的形象和工作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张百发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到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的转变,离不开他的“贵人”,他就是国务院原副总理万里的支持和帮助。
万里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世纪30年代初,万里考入了山东曲阜第一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吃住皆不掏钱,这正是出身贫寒又想上学,又没有什么钱的万家所希望的。
青年时代,他就以读书为掩护,组织学生运动,反抗日本侵略者,并很快显露才华。
20岁出头万里就当上了地委书记,解放后,万里虽然官越做越大,但他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个贫苦农民的儿子。
解放战争时期,万里是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负责刘邓大军的后勤,保证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新中国成立之后,时年不过36岁的万里调入中央建筑工程部任第一副部长,每到星期天,他就和贺龙元帅,陈毅元帅,独臂将军蔡树潘以及吕正操司令员,孙志远副秘书长等等去天坛公园,三座门俱乐部相聚打球。
那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顺利完成,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中国的网球事业,他们商定修整了北京最早的网球馆,运动员们可以风雨无阻天天训练,这批第一代打网球的老干部星期日也不论寒暑皆可挥拍大战了。
1975年,万里被任命为铁道部部长,当时中国的铁路技术非常落后,很多问题存在弊端。
有一次,山东发生一起火车翻车事故,万里带着铁道部有关领导来到山东,与当地铁路局相关部门共同分析事故原因。
在事故分析会开始前,万里对在场的所有人员说,今天这个会不仅仅是一次事故分析会,还应该是一次工作检讨会,大家对铁道部甚至对我本人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没想到会议开到12点,还是没人敢提什么意见。
这时,一位参会者终于忍不住了,实事求是的讲了很多问题,其中很多意见是直指万里,本人十分尖锐。万里听说后,拉着他的手说:
“你的意见提得很好,我们国家铁路建设正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就需要你这种正直敢言的人”
接着,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万里重新被党中央重用。作为安徽的第一把手,他领导主持了这个省的全面工作。
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他从一贫如洗的农民入手,选择了农业改革开放为历史突破口,冲破了极左路线的重压,在共和国的土地上第一次变革了生产关系、家庭生产责任制,使安徽农业接连丰产。
上世纪80年代,万里奉命调中央工作,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国务院农委主任等职务。而且在国务院分工时又主管国家体委工作。
1993年9月30日,参加革命近60年的万里,从全国人大委员长任上退休。
退休后的万里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
同时,万里又给自己作了三条具体规定:不参加剪彩,奠基等公务活动,不再担任名誉职务,不写序言不提词。
万里的退休生活很有规律,每周的活动可以归纳为“三打,两看,一接见”,即打桥牌,打网球,打高尔夫球,看文件,看报纸和接见客人,这样一周下来活动安排的满满当当,生活充实而又节奏。
每个双休日,五个儿女再加上他们的儿女,都从各自工作岗位汇集到中南海父亲的含和堂四合院里,老老少少熙熙攘攘,诉说他们在外的所见所闻。
万里对亲人的原则是,谁也不准侵占公家的便宜,谁也不准利用他的影响力打着他的旗号办私事,万里的妹妹万云从小在根据地长大,15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万里时任中央建工部副部长万云到团中央做组织工作。不久,万里就找他谈话,认为他在团中央机关工作高高在上不好,应该到中农去,更有利于自己的思想改造。万里硬是让他离开团中央,将他调入北京国棉二厂的工会。
万里大公无私,就连自己的子女都认为父亲万里做事很极端,不留余地,太无私,甚至让他们这些做子女的人感到有些绝情,这是他们那个时代为革命理想而献身共有的特点。
晚年万里的妻子边涛患有老年痴呆症,万里更是很少出门,一有时间就拉着他的手在院子里散步,陪他吃饭,帮助喂药。
万 里和夫人边涛他们都是在山东出生的平民,又都是在中国成就不凡的平民,他们俩的名字,一个是万里长城,一个是边涛澎湃。
边涛当时是冀鲁豫三大美人之一,他们相识相知相恋很快结为夫妇,婚后先后生下了长子万伯翱等五个子女。
2003年,夫人边涛与世长辞,万里伤心不已,站在妻子的床前黯然泪下,你走了,我怎么办呀?
万里的长子万伯翱说,母亲走后,父亲的情绪许久恢复不过来,我们5个子女每周都要回去陪他,我妹妹更是天天在他身边照顾他。后来父亲的情绪才渐渐好转。
2015年7月15日,99岁的万里在北京逝世,追悼会上80岁的北京前副市长张百发步履蹒跚来到了现场当场下跪,退休后的张百发已经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这个自称”胡同里的扛木头,直来直去的人,如今在京剧和高尔夫球的陪伴下,安享晚年的生活。
但在无数北京人的心里,他一直是那个平易近人、亲民爱民、真抓实干的平民市长。
张百发在当北京副市长期间,和万里没有工作上的直接交集,但他始终把万里当做最尊敬的师长和最贴心的朋友,退休后俩人志趣相投,开始频繁走动,关系亲密。
因此,万里去世,即使张百发年事已高也要亲自前去送老首长一程,这令万里的家属大吃一惊,万里的儿子万伯翱激动地说:“大家都没有忘记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