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不靠谱军事专家公然在央视“忽悠”为何还能爆火28年?

  行业动态     |      2025-07-25 22:34

  

他是最不靠谱军事专家公然在央视“忽悠”为何还能爆火28年?

  他被誉为我国顶级的“忽悠专家”,在央视的节目里几乎天天“满嘴跑火车”,但却奇迹般地吸引了百万粉丝,近30年来人气居高不下。

  他的那些看似不靠谱的言论,不仅没有招致大规模的批评,反而让观众产生了喜爱之情,甚至亲切地给他起了个“战忽局局长”的绰号。

  张召忠将军不仅能面不改色地忽悠大众,更重要金年会的是,他的忽悠竟然让人信服,要不然美国怎会屡屡因此吃亏上当。

  那么,这位被称作“不靠谱”的张召忠,究竟有何独到之处,能连续多年活跃在央视舞台?他的“胡说八道”为什么没有引发批评,反而成为吸粉利器?

  作为曾任海军少将的他,不仅拥有辉煌的军事履历,还凭借一张嘴在央视《防务新观察》节目中混得风生水起。围绕他的讨论总离不开一个关键词——“不靠谱”。

  他的策略是不断唱衰自家实力,同时抬高对手的形象,借此麻痹敌人,让对方松懈防备,从而给我国争取时间发展壮大实力。

  比如,“海带缠潜艇”、“雾霾防激光”、“陨石砸航母”这三大网友调侃的“理论”,牢牢地让张召忠成为了“大忽悠”的代名词。

  曾经,他声称中国近海海域有大量海带养殖,还有渔民撒下的渔网,导致美军核潜艇不敢轻易进入,因为极有可能被海带和渔网缠绕住,行动受限。

  这番话一出,立刻招来美国舆论的嘲讽——毕竟在他们眼里,美国航母是一头无坚不摧的钢铁巨兽,怎会被几根海带缠住?

  然而,事实狠狠地打了美国的脸。2016年,一艘美军核潜艇在渤海海域螺旋桨被渔网缠绕的照片在网络上疯传,为了脱困,美国不得不向中国政府求助打捞。

  该专利名为“一种水下防御系统用于拧紧螺旋桨”,将海带、渔网等养殖设施系统化转化为军事防御工具,彰显中国海防的独特优势。

  2014年,京津冀地区雾霾严重时,张召忠在《海峡两岸》节目中谈及激光武器在雾霾中的性能受损。

  这番话当时被不少人当成笑料,甚至被调侃成“雾霾防国”,但当众人还在嘲笑时,这一理论已被中国火箭军纳入实战演练。

  张召忠解释说,雾霾中的金属微粒在空气中形成密集的悬浮颗粒,类似“微型金属球”,激光束穿透时会产生散射与能量衰减。

  在PM2.5浓度高达400到600微克每立方米时,激光武器的有效射程可能会从10公里骤降到仅1公里,极大限制了其实战效果。

  这一原理与军队主动释放烟雾干扰激光制导的策略本质相同,都是利用颗粒物阻断光路传播,但外界大多只知嘲笑而忽视了其中进步。

  然而,真正让张召忠成名的是他“忽悠”美国关闭F-22战机生产线的那段经历。

  2009年,当外媒频繁报道中国正研制歼-20战斗机时,张召忠特地上央视辟谣,声称中国打造的并非美国意义上的第四代战机,而只是基于歼-10改进的机型。

  这番诚恳的解释,加上F-22的巨额研发与维护费用,很快令美国决策层关闭了F-22的生产线%的供应商或倒闭或转产,比如制造钛合金部件的厂商改做高尔夫球杆,若重启则需500亿美元重建供应链且难以恢复原技术生态。

  然而,没想到两年后,歼-20横空出世,令世人震惊。它根本不是张召忠口中那种“歼-10改”,而是一款真正的第四代隐形战机。

  歼-20的先进技术和卓越隐形性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事科技的飞跃进步,而“战忽局局长”这一称号也因此广为流传。

  “轰-20在哪里?我也不知道;这个战机未来有何用途?我也不知道;第三艘航母据说在建,我也不清楚。”

  虽然他被戏称为“不知道先生”,但他的军事预测却往往在国内遭质疑,国外却频频应验。

  此消息一出,网友瞬间炸锅——早在2019年该航母建造期间,张召忠就曾预言,英国花35亿美元造航母完全是吃力不讨好,五年内必定出售。

  到了2024年,时间不多不少,恰好五年,张召忠的预测滴水不漏,连街头算命先生都难敌他的精准。

  不少网友质疑,一国总理为何无专机出行?张召忠回应说,印度飞机安全性差,随时可能发生坠机事故。

  通过这些事实我们能发现,张召忠对国外各种预测多次应验,而对国内则多是“不知道”,而国内则正好对应这些情况。

  这也说明,张召忠“战忽局局长”的称号绝非空穴来风,他的忽悠背后有着真功夫。

  从央视讲台到短视频平台,张召忠用28年时间,完成了一场独特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