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资深潜水员介绍,在青岛从事该行业的有上百人。每年,会有不少人会因为不小心,将手镯、项链甚至钻戒掉到水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手机,因为物品重要选择找潜水员打捞…
——新闻910记者梁泰 吴清卿 通讯员韩健 韦芝枫今年以来,广西发生数起车辆落水事故,在救援过程中,政府水下救援不足,关键救援工作需要依靠民间力量的问题凸显。1、政府水下救援力量不足 公共服务能错位吗?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3年前掉河里的20克金戒指捞上来了,一条热搜让职业水底“摸金”这一小众行业走进了大家的视野。记者调查了解到,在青岛从事这一行业的有上百人,他们多是专业的潜水员。
胶州的贾先生3年前在大沽河撒网打鱼时,手上的金戒指不小心被渔网的线带了下去,掉进河里。最近,贾先生请来专业打捞团队,用金属探测仪探测,多位潜水员用了2个多小时才将金戒指打捞上来。
一支308人的队伍、3艘小拖轮、3条小平驳及20只浮筒组成了第一代中国北方海域救捞力量,将自身发展全面融入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
5月4日晚,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再次就“游客手机掉西湖后支付高额打捞费”作出回应:经调查,网传相关视频为自编自导自演的商业推广,景区执法部门已介入调查,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将依法处理。据介绍,视频中的黑衣男子黄易某系杭州宜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临时雇佣人员。
来源:钱江晚报 5月3日,一则“男子西湖边打捞手机日赚一万”的消息冲上各大平台热搜。说的是,“五一”假期里,杭州西湖边,一名从事打捞服务的男子,靠替游客打捞手机赚钱,一单收费在1500元至2000元不等,一天能够接到五六单,日赚近一万元。对此,网友们激烈讨论。
8月21日晚上7时左右,王女士和朋友在金沙角附近的水域玩桨板,手机不慎跌落河中。情急之下,她灵光一闪,联系到有资质的潜水员帮忙打捞。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手机不仅被成功打捞上岸,而且依旧可以正常使用。这段神奇的经历被她发表在社交平台上,引来网友“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