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打捞神器”上场几分钟就帮游客捞起水中落物

  行业动态     |      2025-05-16 15:18

  

颐和园“打捞神器”上场几分钟就帮游客捞起水中落物

  4月5日是清明节假期的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颐和园东堤上聚集了不少游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颐和园工作人员操控的可视化打捞设备上。“看到了,看到了”,随着打捞设备带着手机破水而出,现场发出欢呼声。有了这款颐和园自主设计的可视化打捞设备,稳中有序的打捞仅仅耗时3分钟。

  今天下午3点半又有游客手机掉入湖中,工作人员使用“打捞神器”帮游客将手机捞出。颐和园提供

  这不是园区第一次特殊打捞。颐和园年均处理物品落水事件超500起,加长杆、磁铁打捞法等都是工作人员用过的“土办法”,但面对深水盲区,这些办法常常力不从心。

  可视化打捞设备设计者、颐和园管理科吴宗政说,传统打捞像在黑暗里绣花,可视化打捞设备通过高清水下探头、双爪夹具和LED补光系统解决了水中打捞的难题,操作员通过5英寸防水显示屏即可实时观测水下状况,并通过爪夹进行抓取。

  去年盛夏,湖南游客毕女士不慎将存有父母遗照的手机掉进昆明湖,近10名颐和园工作人员在岸边用竹竿、抄网、强光手电、磁铁等工具全力打捞,但因为昆明湖水深、淤泥较厚,耗时2个多小时才将手机打捞了上来。

  毕女士颤抖着双手向工作人员深深鞠躬,这一幕对吴宗政的触动非常大。偶然翻看钓鱼视频时,水下探鱼器的实时监控功能让他豁然开朗——若将这种“电子眼”与伸缩打捞杆结合,不就能突破水下盲区难题了?带着这个构想,吴宗政开启自主设计之路。

  他购买了水下摄像头、伸缩杆等基础部件进行组装试验,先后尝试3种不同规格的伸缩杆,最终选定3米可折叠双头夹杆和5米可伸缩三头夹杆,使夹具可以适配,并创新引入万向软管连接器,使摄像头与抓取装置实现灵活联动。

  在设备制作中,吴宗政也遭遇了许多现实考验,比如杆体的长度无法触及深水区域、夹具与摄像头存在兼容问题等,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优化,这套可视化打捞设备终见雏形。

  在后来的实际测试中,原来需一小时的传统打捞作业,如今最快3分钟即可精准定位目标物,比传统打捞提速近20倍,最大程度保障了游客财产安全。

  自设备研发6个月以来,园区共打捞游客掉落的手机、相机、钻戒、皮包、帽子、身份证等物品50余次,累计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颐和园管理科科长韩笑回忆,今年2月,工作人员在昆明湖畔为广东游客林女士打捞婚戒的场景非常暖心。由于戒指体积较小且被水下泥沙覆盖,2名工作人员运用可视化打捞设备细致搜寻约30分钟,最终顺利找回,林女士激动不已,连连向工作人员致谢。

  “这件事充分展现了可视化打捞设备的实用价值,切实解决了游客的燃眉之急。”颐和园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颐和园已在主要游览区域配备6套可视化打捞设备,操作人员均通过严格的“理论+实操”专项培训考核,确保服务高效规范。未来,园方将持续推进科技赋能公园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游客体验,让智能化服务惠及更多游客。

  园方提醒,游客求助请致电62881144 / 62860608,或联系园内工作人员。

  年薪10万却长期出入高档娱乐场所、购多处房产?质检员抱团篡改检测数据致企业损失3000万

  企业产能不断下降,而负责原料质检的质检员却天天在高档娱乐场所流连忘返,这其中有何关联?5月15日,记者从常熟市公安局了解到一起涉及20人的非国家人员受贿案,目前嫌疑人已获刑。

  5月16日湖南株洲,重病老人银行取款身亡新进展:家属称双方已和解,银行将支付10万元(大河报、红星新闻)

  知情人回应娃哈哈为何找今麦郎代工 市场需求突增 内部产能不足 代工不到一年,今年4月已终止合作

  5月艳阳高照,成都街头花“开疯”了:月季、三角梅、蓝花楹定格成都初夏浪漫

  8岁男童登山失联12天,搜救仍在继续,专业人士:是否终止救援主要看两点

  14日,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郭晓伟接受大河报《看见》记者采访时说,没有规定救援是持续3天还是5天,“当一个孩子还在黑暗中,我们的手电筒是不能熄灭的”。

  在此背景下,当地时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与英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部分撤回特定领域的关税,进一步扩大双方产品的市场准入。

  刘晓庆5月15日发布公开声明称,与举报人王某并不认识,也从无交集。王某举报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纯属恶意举报。

  “男子投诉环保问题被打断肋骨,获赔300万后被判寻衅滋事退款”新进展:重审改判无罪,检方抗诉

  2024年11月,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了“男子投诉环保问题被打断肋骨获赔300万,后被判寻衅滋事追缴违法所得”一事。金年会官网